本报讯 枣庄市山亭区法院充分借助大数据优势,将法院工作从传统的被动“堵漏洞”向主动“防风险”转变,通过挤“冗量”、减“增量”、提“质量”等方式,促使大量矛盾纠纷在进入诉讼程序前就得到多元化解,切实从源头减少了诉讼增量,探索出了一条诉源治理工作新模式。
利用大数据挤除诉源“冗量”。对立案登记的案件,自登记之日起7日内全部进行大数据筛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进行一次性告知后予以退回修改补充或协助当事人通过“移动微法院”进行跨域立案。今年以来,通过大数据平台比对案件1146件,累计比对出重复起诉案件37件,重复登记案件92件,当事人姓名(名称)不一致案件48件,无管辖权案件57件,协助完成跨域立案13件。
利用大数据分析减少诉讼“增量”。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信息全、手段简、分析快”等优势,有效分析矛盾纠纷多发的领域、特点、问题和发展态势,精准提出意见建议,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今年以来,围绕庄里水库、新台高速等重大工程建设,提前防控化解矛盾风险25件,通过诉前调解程序化解涉庄里水库建设工程款、工人工资等案件58件。对城区新开发小区因延期交房导致的尖锐矛盾,联合特邀人民调解员、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居委会工作人员等进驻各小区深入开展调解工作7次,将涉及“裕升·山亭花园”“锦绣花园”“欧亚城”等小区的210余件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案件调解在诉讼程序之前。
利用大数据提高诉前调解“质量”。邀请人民调解员对申请立案登记尚未进入立案程序的案件进行诉前调解。借助大数据平台及时向人民调解员推送类案处理结果,精准对接离婚纠纷、借贷纠纷等不同类别案件,为人民调解员顺利开展调解工作提供参考。同时,利用大数据平台推送调解技巧、典型案例和最新的法律知识,提升人民调解员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诉前调解质量。今年以来,特邀人民调解员在立案登记阶段共参与诉前调解案件140件,调解成功53件,当事人经调解自行和解撤回立案登记申请25件,调解成功率达5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