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集聚释放大数据红利

时间:2022-06-01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 吴月冠

贵州践行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国家战略部署,国家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创新探索取得系列成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持续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成为世界聚集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数字经济增速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第一,数博会已成为贵州的世界名片,大数据红利不断惠及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

用好贵州大数据前期发展成果。一是要用好数字基础设施。持续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增强在实施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中的地方资源供给潜力。加强数据中心能源保障供给,从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安全视角提供更加可靠能源保障,保障规模和扩展性适度超前建设。注重数据中心各环节领域安全防护闭环管理,坚持常态化评估排查和运维管理,以安全保障发展。不断提升数据中心使用规模和效能,实现数据中心使用和建设之间的互动互促。二是接续发展好大数据应用。有效接续发展现有大数据应用项目,有效盘活用好期满终止的大数据应用项目资产。及时评估总结促进前期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项目。对于有发展后劲潜力只是由于偶发、临时因素导致实施效果不理想的项目,可以考虑给予后续支持和投入,进一步培育促进前期投入的项目发展。对于利用政府数据资源支持发展的实施期满的大数据应用项目,可以考虑在作出安全承诺、主动接受动态监管、有效补充政府数据资源供给实施成本基础上持续给予支持。三是持续实现数据资源集聚。不断创新探索和有效扩展“一云一网一平台”数据资源集聚实现形式,促进数据资源更细颗粒度共享开放,实现数据资源多维复用和高频高效利用。四是发展好使用好大数据人才。持续加强大数据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注重发挥大数据人才老带新规模效应,实现大数据人才资源能力“聚变”和数量“裂变”。五是持续释放大数据政策法规红利。进一步挖掘现有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政策效用潜力,用好新国发2号文件机遇,结合当前疫情影响特殊节点,进一步释放前期政策法规价值。总结梳理、提炼应用前期大数据创新发展经验,不断巩固大数据纵深发展和数字经济创新成效。六是持续维护好大数据发展应用良好环境。坚持共赢多赢原则,主动维护并发展贵州与兄弟省市及国外友好城市、国际企业间的良好合作关系,通过良好的合作效果和协同效应促进各方深化发展。

创新破解大数据应用基础问题。一是创新破解数据要素权益有效实现形式。数据权益、数据权属是数字经济的逻辑起点,事关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实现、数据利害关系主体权益保护、数字技术创新活力、数字治理效能释放。然而,这一基础问题在理论上、实践上还不具备找出最优解的条件,众说纷纭、众口难调而又需要迫切解决。在此情况下,只能边行边试、进行有想象力和针对性的创新。一方面,注重全球范围内的数据权益、数据权属治理方案的关注借鉴。另一方面,要以更大的自信、更好的包容开展数据权益、数据权属问题破解试验。通过更加灵活高效的国家授权机制,采取多个线路并进的策略,从财产权、知识产权、新型权利以及其它思维进路出发,以闭环推演和小范围试验形式进行探索破解。二是创新数据安全策略。创新数据应用场景,探索数据安全直接产生市场价值的有效实现形式。开展治理机制和治理技术创新,显著降低数据安全成本。优化数据安全措施评价标准,坚持一项好的数据安全措施不应直接抑制数据行业发展的评价标准,不断寻求数据安全治理方案最优解。三是创新数据流通方式。可以先行探索场景化的数据流通方式,条件成熟时上升为共性化数据流通路径。可以先行探索数据价值分层流通方式,条件成熟时上升为要素综合价值流通路径。四是创新数据利用。坚持数字技术应用不应损害人的自主感、安全感、获得感的原则,基于特定人的数据应用不应损害该主体合理需求、合法诉求。鼓励以人为中心的数据利用创新,突出人的主体地位。

坚持大数据红利惠及民生和市场主体。一是加强民生领域大数据应用,惠及民生。使人们能够人性化、可预见、无顾虑地享受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发展成果。二是加强大数据应用技术场景化落地,惠及市场主体。增加面向市场主体的公共数据供给,实现公共数据与市场主体的经营数据良性互动,有效支撑市场主体的全生命周期需要,实现经济效益、展现社会责任、突显市场价值。进而在公共数据惠及民生和市场主体过程中实现国家和地方治理现代化。

加强大数据领域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在做好大数据技术领域突破创新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大数据领域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还很薄弱。一方面,还不能有效地为快速迭代的大数据应用技术和日益丰富的大数据应用场景提供理论解释和治理方案。另一方面,尚不能有效化解人们对数据大规模利用的顾虑和隐忧,不能有效提炼或塑造数字社会文化和文明。为此,要进一步重视大数据领域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尤其是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方面的基础研究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研究。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科研人力支撑。加大科研项目供给,引导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更多关注该新兴领域。加强数字文化研究,有效融入中国文化。组织和鼓励跨学科研究人员对话与合作,促进文理学科思维碰撞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