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国家“人工智能+”战略部署,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潍坊昌邑市聚焦企业申报审批场景应用,组成以市大数据中心、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为主的工作专班,创新应用DeepSeek模型打造AI智能预审系统,实现审批时效从1个工作日压缩至3分钟,在技术应用、服务效能、推广模式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该创新模式运行以来,累计服务企业1200余家,减少申报材料补正次数3000余次,群众满意度达99.6%,树立了县域智慧政务新标杆。
深化理念创新,构建人机协同机制。构建人机协同新范式。摒弃“AI替代人工”的传统思维,确立“AI赋能政务”的创新定位。通过构建“智能预审+人工复核”双轨机制,既保持95%以上自动识别准确率,又由专业人员进行最终把关,有效规避AI误判风险。该系统在提升审批效率300%的同时,实现业务零失误,破解了AI应用“效率与准确不可兼得”的行业难题。建立渐进式迭代路径。采用“边应用边优化”的持续改进模式,突破传统AI系统需要完全成熟才能上线的局限。通过建立动态更新机制,每周基于新样本进行强化训练,使模型预审精准度从初期85%提升至当前97%,形成“应用-反馈-优化”的良性循环,以小步快跑的迭代方式,使系统上线周期缩短60%,维护成本降低45%。打造实用型数字工具。聚焦企业开办高频业务,将AI技术转化为切实生产力。系统上线后,审批人员日均处理量提升5倍,群众等待时间缩短至3分钟,累计减少企业时间成本2000余小时。通过将先进技术转化为群众可感知的办事体验,实现政务服务从“概念创新”到“效能革命”的跨越。
强化技术突破,构建智能审核体系。研究文本智能解析技术。开发深度理解模型,自动提取公司章程、股东协议等12类核心信息,结构化处理准确率达95%;建立多维度语义分析矩阵,有效识别经营范围表述不规范、注册资本格式错误等常见问题,漏检率控制在3%以内。创建合规智能校验系统。运用GRPO强化学习策略构建智能审核引擎,开发“思维链可视化”功能,不断规范章程合规性审查,同步生成带逻辑推导的审核报告,自动标注问题条目并提供专业修改建议,使复杂审批事项的沟通效率提升70%,实现“一次告知、精准整改”的服务升级。开发小样本训练模型。针对县域业务量少、数据样本不足的痛点,创新采用知识蒸馏技术。通过监督学习与强化学习的融合训练,使模型在仅300个样本量下即达到商用级精度,使系统建设成本降低80%,为同类县域场景AI应用提供可复制解决方案。
优化效能升级,打造智慧政务生态。轻型化部署方案。采用“DeepSeek-R1:14B、AWSA:0.5B、AWBA:315M”三级模型架构,总体投入仅为28万元,较常规部署方案节约75%成本。通过精准匹配县域业务需求,避免过度配置算力资源,实现硬件投入与使用效能的黄金平衡,年运维费用控制在5万元以内。零门槛操作体系。设计“一键式”智能交互界面,建立分级培训机制。业务骨干可在30分钟内掌握系统操作,新入职人员可在1小时内完成上岗培训。系统上线3个月即实现审批人员全员覆盖,日均使用率达100%,真正成为“用得顺、离不开”的工作助手。模块化推广模式。构建“1+N”可扩展架构,核心模块支持业务横向拓展。目前已储备企业变更、注销等5个扩展接口,后续开发成本可降低60%。对外输出方面,形成“基础模型+本地训练”的复制方案,适配不同地区仅需2周调试周期,为区域智慧政务协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持续深化“AI+政务服务”场景应用,计划年内拓展至15个高频事项,打造县域数字化转型的“昌邑样板”,为全国基层智慧政务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闪电新闻记者 王亮家 刘九省 潍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