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7月23日,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交流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会上,全国19个数据基础设施试点城市联合发布《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合作倡议》(以下简称《倡议》),这标志着我国在构建开放协同的数据基础设施生态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份《倡议》的背后,是全国19个数据基础设施“先行者”的阶段性盘点。
数据基础设施作为支撑数据采集、传输、加工、流通、利用、运营和安全服务的一类新型基础设施,业已成为驱动中国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强劲引擎。2024年,国家数据局加快数据基础设施探索布局,选定北京、天津、大连、上海、南京、苏州、杭州、温州、合肥、福州、南昌、赣州、青岛、郑州、武汉、深圳、成都、西安、广州19市承接首批数据基础设施试点任务。其中,江苏南京、苏州成为全国“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联网方向)”先行先试城市。
这块“试验田”究竟该怎么种?
省数据局第一时间牵头南京、苏州开展数联网任务建设。南京市以构建“技术先进、实用安全、开放兼容”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为目标,打造算网设施、统一底座、流通平台等“六个一”体系,支撑跨域数据安全高效流通。苏州市则通过建设数据流通利用平台,稳步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数据交易等方面的试点。目前,两地系统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在技术适配、场景落地、机制创新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南京市已基本完成国家数据局任务书要求的功能建设,正积极对接国家数据局开展互联互通测试工作,已形成35个数据应用场景方案。苏州市正积极推进部署及联通测试工作,并在医疗、金融等场景开展验证工作。
这份《倡议》,能给各方带来什么?
此次19个试点城市共同发布《倡议》,旨在搭建一个开放、务实、高效的交流平台,推动各地区、各领域加强紧密协作,打造更为完善、更为强大的数据基础设施体系,共同为构建全国数据共同体,探索高质量互联互通发展模式,推动应用场景落地形成商业闭环等迈出坚实的步伐。
“我们将继续协同推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标准规范的应用落地,并合力促进高速数据网的规模化建设与效能优化,与各试点城市携手培育开放、繁荣、安全可控的数据要素市场生态。”江苏省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聂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