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观察丨临安:大数据筑牢“防逃坝”

时间:2022-08-05

QQ截图20220104093506.png

日前,杭州市临安区智慧防逃监督管理中心全面上线。防逃系统结合数字化改革智慧场景应用,坚持“防”“管”并举,围绕人员管理、制度完善、流程优化、数字赋能等环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因私出入国(境)管理机制,构建起全面有效的“防逃追逃”体系。韩艳微摄

记者 余晓叶 通讯员 陆苗苗

“防患未然”胜于“亡羊补牢”。追逃工作成本高、难度大,基于“防住一个,就是追回一个”的理念,自去年8月始,临安区纪委监委开展浙江省防逃全覆盖试点工作,以因私出国(境)管理为重要抓手,结合数字化改革智慧场景应用,突出“管”和“防”双管齐下,深化智慧防逃体系建设,以数字赋能构建全脉络防逃网。

人证全纳管

底数清动态明

“由于你未按照相关要求对行使公权力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备案工作,现对你进行问责处理。”近期,由于临安区河桥镇朱某某等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在入职四个月后仍未完成备案,河桥镇纪委对该镇出入境工作专管员童某某进行了问责。

加强对公职人员备案的管理,是临安区将防逃工作关口前移,筑牢防逃围墙的有力举措之一。为对公职人员实现动态管理,临安区建立健全公职人员基本信息数据库,进行实时更新。通过数据共享,临安区纪委监委可以及时掌握各单位的人员备案情况,确保做到对象“底数清,动态明”。

该区防逃办于今年3月出台《关于杭州市临安区公职人员防逃全覆盖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初稿)》,结合监察法的新要求,将新增监察对象全部纳入防逃体系,横向覆盖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国企管理人员、公办医疗及教育单位中从事管理人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人员和其他应纳管人员,基本上把所有行使公权力的人都纳管在内。

在这些对象中,有海外经历的人员是重点观察对象。为此,区防逃办加强“防”的建设,从源头抓起,建立海外经历申报承诺机制,联同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区国资办等人事主管部门将人员入编、入党前主动申报本人及配偶、直系亲属在境外学习、就业、创业经历,是否取得境外身份等情况作为考察事项。

“看紧人是把好风险防控的第一关,管住证则是守好外逃的最后一道防线。过去,证件的管理多由各单位立足自身职责分头行动,各单位在各自独立的系统里,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存在一定管理难度。”临安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临安区充分认识到防逃工作需要各部门协作的事实,其建设的公职人员出国(境)证照持有数据库对接区公安分局,能够定期获取公职人员出国(境)数据,及时入库。也就是说,这里的数据库既有部门保管的证件数量信息,又有公安分局的出国(境)信息,多维度的数据收录,为后续的智慧预警打下了坚实基础。

10家单位大联审

全流程线上监管

“实现线上大联审后,出境人员只需在网上提交申请,一天之内都会得到答复。”临安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此高效快速的审批流程,得益于公职人员因私出国(境)审批前置“大联审”机制。

为防范有关人员“带病”出境,临安区贯通了纪委监委、组织部、公安、检察院、法院、住建局、巡察办、司法局、审计局、银保监会10家单位作为联审成员单位,对审批出国(境)人员是否存在5类不得出国(境)情形和6类不宜出国(境)情形进行前置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及时反馈给审批责任单位,为主管部门和监督部门精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目前“临安区智慧防逃监督管理中心”已上线大联审功能,并对各联审单位进行了操作培训,为实现线上联审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把审批流程从线下搬到线上,也大大地提升了审批效率,不同于以往,申请人要拿着一张申请表往各个单位跑,现在只需要网上操作。“我们以公职人员身份备案为起点,在PC端与手机端建立全流程审批、涉外公证通报、境外情况报备、应急状况处置等线上流程,实现全流程线上监管。”临安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点点鼠标就可以将流程在线上走一遍,方便了参与审批环节的各部门人员,同时也实现了全程留痕监管。一旦出现问题,能够清晰地追查清楚究竟是哪个环节、哪个人出了纰漏,更有利于落实防逃安全主体责任。

线上预警+线下处置

把好防逃关口

“汤某被保管的出入境证件号数量、号码与实际证照不匹配问题。”日前,智慧防逃监督系统收到一条预警信息。经过核实,2018年8月,汤某以遗失证件为由,未经审批私自办理港澳通行证。后汤某将原证件(该证件虽已在公安注销但证件上显示的有效期并未过期)交于单位保管,用新补办的港澳通行证,私自前往澳门。回杭后,新办的港澳通行证也未及时上交。最终,汤某因擅自办理前往港澳通行证,且未经批准出入澳门,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涉嫌违纪违法的公职人员在外逃前,其拥有的证件情况、出入境次数大多会有变动的征兆,为早日发现这些苗头,争取早报告、早处置,系统聚焦出国(境)全流程,创新构建规则模型,挖掘了六大关键环节14项异常情形,建立日常比对预警机制。通过预警,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解决,将风险隐患扼杀在摇篮里。

“长期以来,地方和部门信息对接不及时,对公职人员一人多证、虚假证照等情况缺乏有效监管,对干部因私出国(境)理由无法准确核实,都是防逃体系中的漏洞和短板,需要大量的人力去监督。”临安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借助于大数据监督,通过线上数据比对,以“线上预警+线下处置”的方式,及时化解出入境相关风险。

除证件不一致外,还有“人员应备未备”“自然年内多次出国(境)”“出国(境)应批未批”“前往敏感地区”“证照应管未管”“实际与审批目的地不一致”等预警信号。

“预警机制,不仅帮助我们工作更好地开展,也能更大范围内发挥警示震慑的作用,进一步强化了公职人员的身份意识、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临安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系统共发出预警数量1370条,落实约谈类42人,问责类9人,党纪政务处分类2人,推动制度重塑14个。

截至7月12日,纳管人员13270人,证照数量9954本,审批数量362条,预警数量1370条……在杭州市临安区的智慧防逃监督管理中心,一块大屏幕从墙壁的左侧延伸至右侧,公职人员的出入境信息全部被收录系统中,并实时更新。

专家点评

织密“天网”,让腐败分子无处可逃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如何织密“天网”,让违法犯罪分子无处可逃,是临安区纪委监委被确定为全省防逃全覆盖工作试点以后,不断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目前,临安区纪委监委在构建覆盖全体公职人员的防逃追逃体系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扎紧制度笼子,防止出现“破窗效应”。面对各类监察对象,临安市纪委监委制定了一整套纵横交错的防逃管理制度;二是数字赋能,利用大数据,完善防逃基础数据支撑,创新防逃重点环节智慧预警,实现智慧防逃线上管理全流程;三是明确职责,强化多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工作联动,推动防逃追逃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就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进行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会上总结了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反腐败斗争中取得的重要经验。其中首要一条就是:构建起党全面领导的反腐败工作格局,健全了党中央统一领导、各级党委统筹指挥、纪委监委组织协调、职能部门高效协同、人民群众参与支持的反腐败工作体制机制。临安区纪委监委在防逃方面的探索实践就是这一经验在区县一级的体现。(浙江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傅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