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玉:建立、完善大数据平台,提高应急医疗资源保障系统韧性

时间:2022-01-10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张朝玉

观点热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要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迫切需要我们采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系统研究重大突发疫情应急管理的客观规律,优化整合应急医疗资源,提高重大疫情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降低重大疫情的危害和影响。其中,通过大数据技术和平台,提升应急医疗资源保障系统韧性显得尤为重要。

提高应急医疗资源保障系统韧性势在必行

医疗资源保障系统韧性问题最初由欧洲卫生政策研究者提出,埃博拉疫情暴发后逐渐被关注。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引起了学者对医疗资源保障系统韧性理论框架的探索。应急医疗资源保障系统韧性是衡量城市韧性的一个重要标尺。

应急医疗资源保障系统的韧性如何直接决定着重大突发疫情防控的效果。有韧性的应急医疗资源保障系统可在面对内外部冲击时仍保持稳定运行,具有较强的收集、整合和分析能力,预测和应对风险能力,管理能力和发展能力等。

应急医疗资源保障系统韧性包括鲁棒性、冗余度、效率度与适应度等4个要素。其中,鲁棒性是系统具备的抵抗外部冲击和扰动的固有属性,以及面对风险事件和事故时,最大限度维持医疗资源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状态的能力;冗余度是当系统内本身含有的要素遭受损坏或系统本身遭受重大损失时,系统增设的备用要素能够支撑系统正常运行的能力。冗余度越强,系统能承受的外部扰动越大。效率度决定了城市医疗保障系统应对公共突发事件所需的时间和损失的程度,也决定了医疗保障系统恢复安全状态的时间。适应度是医疗保障系统对风险或突发公共事件应有的适应能力,适应度决定了系统将事故经历转化为经验和弥补缺陷的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应急医疗资源保障系统造成严重冲击,也暴露了医疗卫生应急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建立和完善大数据平台,能够对医疗资源保障的各个阶段进行全要素识别与分析,进行多维度、多尺度、多方位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以更敏锐地预测和感知医疗资源短缺信号,更全面地掌握医疗资源分布、禀赋、结构,更快捷地整合医疗资源,减少重大疫情对医疗资源保障系统的冲击,最大限度地降低与控制疫情暴发带来的破坏,从而有效提高应急医疗保障系统韧性。

反之,如果没有对数据和信息的全方位采集和实时分析,就可能导致重大疫情发生后,中小诊所关闭,大量病患集中到大型综合性医院进行治疗,进而导致专业医护人员缺乏,病床、隔离场、防疫物资等关键要素短缺,还会引发民众的焦虑与恐慌,大量囤积口罩、消毒品等医疗防护物资,最终可能造成“医疗挤兑”。

大数据为应急医疗资源保障系统赋能

通过大数据技术和平台提高应急医疗资源保障系统韧性是个系统工程。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全面提升应急医疗资源保障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构建基于多元参与主体协同与合作的大数据平台,从而更好地掌握应急医疗资源的需求预测、生产储备、交通运输、分发配送、社会捐赠等各方面信息。充分把握医疗资源保障能力冗余程度,有利于政府部门全面掌握情况,进行形势判断,和资源保障系统各参与主体的协同合作。第二,建立完整、动态的城市数据库。城市数据库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城市灾害的风险评估效率,改善资料收集、数据使用上的困难。第三,搭建立体、全面、信息化的智能运输网络,提高医疗资源保障效率,完善应急物流网络,充分发挥复合一贯制运输的特点,促进彼此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互补优势。

同时,通过大数据平台对应急医疗资源保障系统进行重构。一是,通过大数据平台统计分析代表性城市医院和医疗物资生产企业的医疗物资储备,评估重大疫情下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估算短缺数量。分析医院、医学院、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医疗资源储备能力、供给能力,分析物流企业配送能力。二是,基于需求总量设立重构目标,并根据类别进行分解,设计类别、结构层次和空间配置格局等方面的细化目标。三是,分析医疗资源保障系统重构的参与主体及其网络结构。四是,分析多元主体的功能、等级、网络结构等作用机理,从功能完善度、结构合理度和网络通达度等方面探索主体间相互作用的传导路径。

具体而言,应急医疗资源保障系统重构一方面要基于医疗资源大数据分析,可预测重大疫情对医疗资源需求量、城市间联系强度和医疗资源空间配置格局等。依据预测结果,设置安全储备;以多元参与主体的关系结构和作用传导路径为设计原则,设计应急预案。另一方面,基于医疗资源保障系统韧性评价指数、短缺和应急预案设置,用“短缺率”来刻画韧性,开展医疗资源保障系统重构的政策仿真实验,用于评估各项短缺和应急预案的设计效果。此外,还要针对政策仿真实验结果,明确多元参与主体的责任,制定针对性医疗资源保障策略。

(作者系河北科技大学应急管理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