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正加速形成

时间:2025-03-11
作者: 胡锦明

近年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我国正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数据市场体系。

2020年,《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首次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开启了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新篇章。随后,《"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建立数据要素市场规则,培育发展数据交易平台。2022年,《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系统布局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制度,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提供了顶层设计。

地方层面,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率先开展数据交易平台建设试点,探索数据确权、定价、交易等机制。广东出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率先建立数据要素统计核算制度。浙江创新推出"数据超市",推动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应用。

当前,我国已建成40余家数据交易机构,2022年数据交易规模超过700亿元。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上海数据交易所等平台在交易规则、产品创新、生态构建等方面取得突破。数据经纪人、数据信托等新型市场主体不断涌现,数据资产评估、数据质量评价等专业服务机构快速发展。

但数据市场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数据确权难、定价难、交易难等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数据交易规模与数据资源规模不匹配,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不充分。数据交易平台同质化竞争明显,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和监管体系。

展望未来,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将迎来关键发展阶段。在标准规范方面,统一的数据交易标准规范体系将逐步建立并完善,确保数据要素在跨机构、跨区域流通交易时具备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同时,标准规范的落地实施机制也将不断强化,通过加强对执行情况的绩效评估与监督,保障标准规范切实落地。

在市场制度建设方面,数据交易机构评价体系将发挥重要作用。这一体系将平台服务、场景赋能、生态构建、用户体验、合规自律等多方面纳入评价指标,以评价推动市场优化,促使数据交易机构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与市场竞争力。在打破信息壁垒上,云计算中心和综合信息平台将成为关键工具,它们将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有效打破信息孤岛,同时通过多元化投资吸引多方主体参与,解决资金不足等难题。

数据资本化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当下,数据资源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已产生巨大价值,未来,数字经济企业与资本市场的融合将进一步加深。通过统筹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推动跨层级、跨领域的数据可信流通,发挥资本市场的催化作用,支持数字经济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再融资等工具加速技术迭代。鼓励龙头企业共享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充分释放数据资本化的潜力,让数据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