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数据局:充分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时间:2025-04-30
作者: 胡锦明

近日,国家数据局印发了《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2025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作为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据二十条”)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指南,旨在通过完善数据基础制度,充分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自2022年“数据二十条”提出“建立数据产权制度、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数据要素治理制度”四大体系以来,我国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已进入深水区。此次《工作要点》的出台,聚焦2025年这一关键节点,明确了“数据确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四大核心任务,通过系统性改革破解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中的堵点,推动数据从“资源”向“资产”再到“资本”的跃升。

《工作要点》提出“探索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制度”,明确将数据划分为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三类,并针对不同类型数据制定差异化确权规则。针对企业数据,将探索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三权分置模式,破解企业数据确权难题,为数据交易提供法律保障。

当前,我国数据交易仍以场外点对点交易为主,规模仅占数据要素市场的20%。《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建设国家级数据交易所”,推动数据交易场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并计划到2025年底实现场内交易规模突破5000亿元。同时,提出“建立数据交易合规认证体系”,通过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针对数据要素收益分配中“数据生产者与数据控制者权益失衡”的问题,《工作要点》提出“探索数据要素参与分配的多种形式”,包括数据资产入表、数据股权分红、数据信托等创新模式。

在数据安全领域,《工作要点》提出“构建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一体化体系”,并计划建立跨部门数据安全联合执法机制。特别强调要“发展数据安全产业”,鼓励研发数据加密、匿名化处理、动态脱敏等核心技术,培育一批数据安全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

为确保政策落地,《工作要点》设计了“三位一体”的实施路径:一是技术创新,推动隐私计算、联邦学习等关键技术攻关,建设数据要素流通基础设施;二是模式创新,在医疗、金融、交通等领域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试点,形成可复制经验;三是制度创新,推动《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配套法规制定,完善数据跨境流动规则。

随着《工作要点》的落地实施,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将进入“量质齐升”的新阶段。数据不再是简单的生产资料,而是成为连接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新石油”。从智能制造到智慧城市,从精准农业到普惠金融,数据要素的深度开发将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在数据要素的赋能下,一个更高效、更公平、更安全的数字经济生态正在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