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进一步激发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活力,2024年底,省数据局启动示范场景培育工作,得到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响应,3个场景入选国家数据局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30个场景纳入省数据局公共数据“跑起来”重点联系服务示范场景。即日起,“数据湖北”将开设专栏,陆续推介示范场景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促进互学互鉴,推动公共数据在更广领域、更多场景发挥赋能和带动作用。敬请关注。
多源数据融合驱动的湖北省防洪减灾闭环管理体系
牵头单位:湖北省应急管理厅、湖北省数据局
参与单位:湖北省水利厅、湖北省自然资源厅、湖北省气象局
近年来,湖北先后完成了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数据库、流域数字孪生平台等信息化系统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气象、水文、地理信息等数据资源。在此基础上,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和湖北省数据局牵头建设“多源数据融合驱动的湖北省防洪减灾闭环管理体系”场景,进一步提升洪涝灾害预测和灾损评估的准确性、快速性,为灾后恢复提供高效数据支持和决策辅助。
一、场景简介
通过汇聚风险普查、水文监测、气象预警等相关数据,建立数据存储与分析平台,将数据分析结果应用于洪水告警、灾害警示、“演进”预报,有效支撑防汛救灾工作精细化管理和应急响应,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数据资源体系。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设具备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中心,制定相关数据标准规范,建立预测模型,通过融合应用风险普查、水文监测、气象预警等数据,实现对水文、气象、地理信息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助力应急管理部门在汛期做出快速响应和科学决策。
二是构建防洪减灾模型体系。梳理和整合多源异构数据,开发洪水告警、洪水演进、灾害风险评估、防洪调度和损失评估等核心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持续优化模型结构和参数,提升防洪减灾的整体能力。
三是建设防洪减灾场景应用。建设灾前防洪减灾备战场景。
通过融合应用地面雨量监测数据、气象预报数据、成灾历史数据、风险普查数据、水位监测数据等,进行降雨前气象反演、降雨中汇流预测、预警后灾害预演,及时发出告警,为制定疏散计划、救援方案和资源调度提供决策支持。
建设灾中数字化战场应战场景。通过对接风险普查数据库、应急指挥系统、应急叫应等信息化系统,接入北斗手执终端等融合通讯数据以及应急物资、应急救援队伍、房屋建筑等相关数据,快速构建数字化战场,支撑应急叫应,指导疏散转移,优化资源调度,提高防汛应急响应的速度和效率。
建设灾后损失评估场景。通过对比受灾地区灾前和灾后影像数据,提取受灾特征,叠加风险普查数据,建立损失评估模型,快速识别受灾类型和损失程度,融合地形数据、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数据等开展综合评估,支撑灾害损失评估和灾后援助。
四是建立数据共享更新机制。搭建数据融合共享平台,构建数据共享更新机制,汇聚应急部门应急物资、应急救援队伍等数据,气象部门气象预警、实况雨量、预报雨量等数据,水利部门雨量监测、水位监测、库容监测等数据,实现跨部门、跨行业数据对接,并实现与应急管理部数据互联互通,同时加强数据安全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