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数据资源局:“一网通办”服务群众更贴心

时间:2022-09-30
来源:江淮燕赵

摘要:近几年来,在安徽省合肥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数据资源局以“统数”“用数”“管数”为统揽,围绕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会同相关部门协同攻坚,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大力推进“互联网+”应用创新,不断破除政务服务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力争“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合肥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办事“不跑腿”城市、2018营商环境省会十佳城市、全国城市营商环境一政务环境第9名;2018-2020年连续3年被评为网上政务服务能力“非常高”城市,排名分别为第6名、第4名和第4名;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中,“36城市政务环境维度”排名全国第三;在2020年度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成为80个参评城市中的“政务服务标杆城市”。

一、主要做法

(一)推进强整合,后台数据多跑路

围绕“慧办事、慧审批、慧监管”,加强政务服务各类数据主题库、专题库建设,提升数据整合支撑能力。

着力打通信息孤岛。在全省率先建设应用数据中台,打通市县两级近200个业务系统,汇聚数据331亿条。打通国家、省、市、县四级数据交换通道,成功申请国家和省级29类数据接口,市直部门间数据共享基本实现畅通,目前已共享数据2376类、1491亿条次,向县(市)区共享845类、3.25亿条数据,有效助推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指尖办”。

着力做好数据“微服务”。建成政务数据能力支撑平台,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开发政务信息能力接口达1948个、累计调用超过1800万次,为企业开办、水电报装、小微企业贷款、社保医保办理、公积金办理、不动产登记等“互联网+”重要应用场景,提供了不间断的数据“微服务”支撑。

着力推进电子证照应用。力求全量制证,依据业务部门确认的证照和模板,保障制证更新,完成驾驶证、行驶证、身份证、残疾人证、不动产权证书等20类市内应用高频证照数据汇聚和制证,提高证照质量和时效性。通过纸质发证系统与电子证照平台系统的对接打通,推动同步签发,目前已实现市城建局、市自规局、市城管局等部门6种证照纸质和电子证照同步制证。联合“12345”市长热线构建电子证照纠错机制,强化电子证照数据治理,确保证照数据准确。

(二)增设多渠道,线上办理更便捷

近年来,随着“皖事通办”合肥平台建设的深入推进,政务服务越来越方便是不少市民的亲身体会。

以中小学报名为例,市数据资源局建设了网上报名系统,6月25日起,正式启动报名,原来需要排长队报名的“大事”,轻松变成了在指尖就可解决的“小事”。合肥小学初中网上报名系统启动伊始,市民汪先生就打开了皖事通(合肥)进入了信息填写页面。短短2分钟,汪先生完成了“学生姓名”“志愿学校”等学生基本信息的填写。

“资料填写完直接点击报名就可以了,从打开皖事通到完成报名,整个过程不到3分钟,实在太方便了。”在顺利完成了报名登记后,汪先生对快捷的报名流程称赞不已,“孩子只要在家静静等待学校的录取通知,然后按照学校要求办理入学手续。真没想到,一次都不用跑,就把孩子上学这件大事给办了。”在系统启动仅一个小时后,就有10000多名学生家长通过皖事通(合肥)顺利完成了报名登记。

此外,市数据资源局创新实施“一码办理”,将“安康码”引入大厅办事,实现与市级电子证照库关联,41518个事项办理业务时,实现“安康码”自动关联电子证照。“皖事通”APP合肥分站已接入上线事项335个,日活92680次,累计提供服务访问1.15亿次;在全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967个网点、3284台银行ATM机上线公积金、社保、医保等35项高频服务;IPTV电视端“皖事通办”专区已接入14.7万条办事指南查询和15个便民服务。

(三)优化长流程,办事群众少跑腿

聚焦打造优质高效数字政府服务,建设、优化、联通各类信息业务系统,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流程改革优化。

目前,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已实现119项政务服务事项或服务跨省通办。一天内跨省开办公司也成为了可能。10月28日上午,苏州睿科思尔机电科技公司安徽子公司负责人王晓如在合肥市瑶海区政务服务长三角“一网通办”服务窗口中心,拿到了前一天申领的安徽子公司的营业执照,他前一天在苏州,通过江苏政府服务网上的“一网通办”平台,向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的政务中心申请营业执照,无需复杂的纸质材料和长途奔波,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证照办理。

聚焦基础性平台建设。牵头完成“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皖事通”APP合肥分站和“合肥通”APP等,打造智能搜索,上线智能搜索、智能客服等功能,实现“即问即知”“即搜即得”,大幅提升企业和群众用户体验和办事便捷度。推行智能申报,加强政务数据资源互信互认互用,力求实现“零填报、零上传”,有效减少重复填报。实现智能受理,开发智能收件平台,对部门业务流程、人员配备等进行整合重构,实施“一窗受理”式无差别服务;依托“安康码”自动带出基础信息和电子证照,将“最多跑一次”起点从“申请阶段”前移到“材料准备阶段”。探索建设了人才租房补贴续发、无自有住房公积金提取等24个智慧智能审批应用,实现7x24小时的“秒批秒办”模式。

聚焦“互联网+”项目应用。优先安排服务企业和群众的重点系统平台立项和实施。会同市城乡建设局搭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促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提升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将原来的141项审批事项精简到59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由200个工作日压缩到50个工作日内。协助市自规局建设“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实现不动产登记“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路”,个人房屋买卖业务办理由原来跑6个不同部门窗口、提交10种材料、花费5天时间,减少为只要到1个窗口、3个工作日即可完成所有业务办理,事项办理需要报送资料减少70%。同时,针对服务企业群众业务需要、但是尚无信息化手段支撑的,主动对接业务主管部门,指导部门统筹谋划业务系统建设应用。

二、主要成效

2021年11月5日晚,央视《焦点访谈》采访了来自江苏省句容市的胡先生一家三口,聚焦长三角区域今年10月开始实行的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试点。“合肥积极推进长三角一网通办,企业和个人办事更方便了,实现了进一扇门,就可以办理三省一市的事,给长三角居民和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无证明”城市建设加速。以电子证照推广应用为重点,逐步打造“无证明城市”。依托城市中台强大数据汇聚功能,按照减证便民、应用为先、分类推进的指导思想,合肥市电子证照平台已归集186家市县单位证照数据,完成267类证照数据的制作和更新,总制证量达5347.4万套,制证总量居全省第一位,为实现长三角一网通办打下良好的数据基础。

“一网通办”水平持续提升。依托安徽政务服务网合肥分厅建设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专栏,统一办事入口,梳理35项涉企事项和42项个人事项,建立了长三角“一网通办”线上、线下统一的办事指南,实现了身份证、营业执照、公积金办理等16个高频事项异地可办。建设长三角政务服务地图,精准识别办事需求,智能推荐最佳办理方式,直观展现地理位置,智能导航最优办事路径,方便一市三省企业和群众信息查询、便利办事。截至目前“长三角政务服务地图”入驻政务服务事项13.47万项,其中网上办占比99.89%,掌上办占比65.16%、一次办占比99.99%,累计地图访问量169万次、用户11.1万个、办件42万件。

“一码(卡)通域”不断推进。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跨地域、跨领域实现“一码通域”,统筹推进一码(卡)通,组织召开长三角15家城市“一码通域”座谈会,初步解决长三角居民数字身份统一互认问题,逐步实现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的打通,为长三角区域内的居民提供跨城跨行业服务。

三、主要启示

“一体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最高形态,近年来,市数据资源局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提高政治站位是“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前提。要充分认识长三角“一网通办”便利化工作既是上级的要求,也是切实回应企业和群众诉求,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重要举措。

形成工作合力是“为民办实事”的必要条件。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工作协作,加强与省直业务主管部门的对接沟通;市数据资源局将积极发挥支撑作用,服务各单位信息化要求,“高标准、严要求”落实各项任务。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民办实事”才能多快好省。

强化正面宣传是“为民办实事”的坚实基础。扎实落实工作,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提高群众对政务服务信息化工作的了解,努力消除“数字鸿沟”,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确保便利化服务应用实效。(方宗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