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台网络营销活动算法应用指引 严禁大数据“杀熟”

时间:2021-11-18
作者: 张淑贤

针对大数据“杀熟”、算法歧视等问题,11月18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正式发布《上海市网络交易平台网络营销活动算法应用指引(试行)》(《指引》),规范网络交易平台网络营销活动算法应用行为,为平台经营者划出合规底线。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时间看,《指引》是在8月27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9月17日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后,首次由地方监管部门发布具体针对网络交易平台上的网络营销活动的算法管理指导意见。

“从表面看,这份政策似乎就是一段时间来大家一直在讨论的大数据‘杀熟’、算法歧视等乱象的诊治,如今有了明确的地方法规依据。”劳帼龄向记者表示,“但从更深层次的意义看,这份政策并非简单的‘病后如何医治’的条例,而是一份‘治未病’的指引。”

《指引》明确,网络营销活动算法应用是指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应用算法技术实施各类自动化决策,包括向消费者个人进行信息推送或商业营销、提供搜索结果、开展交易等。《指引》仅限于网络交易平台网络营销活动,适用于上海市行政区域内的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但利用信息网络提供金融类产品和服务、新闻信息、音视频节目、出版以及文化产品等商品和服务的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除外。

在《指引》中,上海划出七条合规底线,规范平台算法应用场景,包括平台经营者不得利用算法实施不正当价格行为;不得利用算法对消费者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不得利用算法仅向消费者提供针对其个人特征选项的搜索结果;不得利用算法通过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不得利用算法对平台内经营者进行不合理限制或附加不合理条件;不得利用算法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不得利用算法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

“如其名字是‘算法应用指引’,目的是为上海的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清晰划出算法应用的合规底线,既将算法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又不是将算法一棍子打死,而是通过‘指引’扬善除恶,发挥技术算法的正向作用。”劳帼龄表示,“这从‘指引’的具体合规风险提示和加强合规管理的建议,能清晰的看到监管者的良苦用心。”

《指引》对网络交易平台网络营销活动算法应用活动提出了倡导性建议,推动平台经营者提升算法应用合规管理水平,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包括加强弱势群体权益保护,鼓励平台经营者将保护残疾人、老人、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利益纳入算法应用的考量因素;建立合规管理体系,平台经营者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类型、规模大小等,建立相适应的算法应用合规管理制度,加强对算法应用的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鼓励算法公开透明,鼓励平台经营者通过公开算法原理、目的意图、决策规则、可能产生的影响等信息,提供算法应用结果解释等方式提升公众对算法应用的理解等;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平台经营者应当建立便捷、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公开投诉方式等信息,受理并处理有关算法应用的投诉,及时回应和消除消费者疑虑;建立消费者赔偿机制,鼓励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建立消费者赔偿制度,依法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上海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表示,将督促上海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参照《指引》,建立相应的算法应用合规管理体系,及时评估有关法律风险,依法依规开展网络营销活动算法应用。

“期待这份《指引》,能有助于建立技术应用与市场发展相适应的算法应用合规,提高平台的合规管理水平,促进网络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上海的营商环境。”劳帼龄说。